張爺爺?shù)摹敖饫恕保簠菍W敏用細節(jié)照亮臥床時光
悠長而寧靜的走廊里,每盞柔光燈下都藏著無數(shù)感人至深的故事。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骨科護士吳學敏與九旬患者張爺爺。他們的故事無關(guān)驚天動地,卻在細節(jié)里焐熱人心。
張爺爺打水時不慎摔倒。滾燙的熱水燙傷了右手,留下一片紅腫;更重的傷在右腿——右股骨近端骨折,讓他徹底失去了下床的力氣。臥床本就磨人,年紀大了腸道蠕動慢,排便不暢又成了新的難題。腹部脹痛襲來時,他總攥著床單隱忍,怕牽動髖部傷口疼,更怕床邊的家人擔心。
轉(zhuǎn)機在吳學敏巡房的那個午后。她剛到床前,就見張爺爺側(cè)身蜷著,眉頭擰成一團,左手死死按著小腹,連呼吸都帶著吃力?!皬垹敔敚膬翰皇娣??”她立刻俯下身,聲音放得極輕。老人抬眼,輕輕搖頭:“這兩天沒好好排便,躺著用不上力,一使勁傷口更疼……”
吳學敏的心瞬間揪緊。她太清楚,臥床骨折老人的排便問題絕非小事——硬扛不僅遭罪,腹壓增高還可能影響傷口愈合,甚至誘發(fā)其他并發(fā)癥。她先拿來開塞露嘗試,可糞便早已干結(jié),藥物沒起多少作用??粗先颂鄣抿榭s的模樣,她沒半分猶豫:“得人工輔助排便,不能再扛了?!?/p>
張爺爺愣了愣,眼里閃過詫異,或許是沒想到護士會主動提這樣的事,又或許是難為情。吳學敏立刻讀懂了他的顧慮,輕聲解釋:“您放心,我動作會特別輕,先把干結(jié)的排出來,不疼了才能好好養(yǎng)傷?!钡玫酵夂?,她再次俯在床邊,一邊溫聲安撫“爺爺放松,我慢點兒來”,一邊小心翼翼探手,一點點將干結(jié)的糞便掏出。刺鼻的氣味漫在病房里,她卻像沒察覺,只盯著手上的動作,生怕碰疼老人。
當最后一塊硬便取出時,張爺爺長舒一口氣,緊繃的身體瞬間放松,顫巍巍地說:“謝謝你孩子,委屈你了……”吳學敏笑著搖頭,幫他整理好衣物,又細細叮囑:“之后多喝點溫水,吃點軟和的蔬菜泥,家屬有空了幫著順時針揉揉肚子。”交代完,才轉(zhuǎn)身處理用物。
沒幾天,張爺爺又因活動量不足遇上了同樣的困境。這次不等老人開口,吳學敏巡房時主動問起,便再次動手幫忙。還是那樣俯下身的姿態(tài),還是那樣耐心的安撫。當老人因解脫露出輕松神情時,家屬緊緊攥著她的手,反復(fù)說著“麻煩你了”,語氣里滿是感激與過意不去。
從那以后,吳學敏巡房時總會特意多繞到張爺爺?shù)牟》?。有時問一句“今天喝了多少水”,有時蹲在床邊教家屬按揉腹部的正確手法,有時還陪老人說兩句家常,驅(qū)散病房里的沉悶。而張爺爺每次見她來,原本黯淡的眼睛都會亮起來,嘴角慢慢彎出淺淺的笑——那笑容里,藏著最真切的依賴與暖意。
人們總說醫(yī)者溫暖,可這份溫暖從不是什么壯舉。它就藏在吳學敏兩次俯身的身影里,藏在“不嫌臟、不怕累”的堅持里,像走廊里的那盞柔光燈,悄悄照亮了張爺爺臥床養(yǎng)傷的日子,也照進了每個人的心里。